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食安安全 > 中食农业 >

河北阜城县: 生态循环先行 闯出经济发展新路

时间:2022-01-11 10:54|文章来源:中国食品报|栏目:中食农业 |浏览次数:

 在河北省阜城县崔庙镇刘枣胡村的农田里,一台台大型农机设备正在田间来回穿梭,一排排玉米秸秆随之被打碎在地里。在眼下的隆冬时节竟然还能看到这样的忙碌景象,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?阜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胜宾说,这是阜城县正在实施的秸秆利用试点项目,约6万亩地秸秆实现回收利用。以阜城县牛得草家庭农场为例,只需收走秸秆,就可以为农户免费作业,仅此一项,就可为农场节约成本300余万元。同时,国家斥资逾千万元,地方自筹700万元用于补贴秸秆收储体系建设、秸秆收获机械等。在当地,大量的秸秆除了还田以外,还逐渐开始进行离田饲料化、肥料化处理。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,该县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。

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生态农业发展

  阜城县位于河北省衡水市东北部,主要以种植小麦、玉米为主,2021年,小麦种植面积42.1万亩,产生秸秆23.98万吨;玉米种植面积42.4万亩,产生秸秆19.43万吨;其他谷物产生秸秆0.41万吨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43.82万吨,秸秆可收集量36.92万吨。据介绍,阜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8%。玉米秸秆经过打碎、打捆运回场地,进行后期的揉丝、除尘,最后被打成一个个小方包储存起来。那么,收集这些粉碎后的秸秆又有什么用途呢?

  虽然目前秸秆还田的模式仍在我国被广泛采用,但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已经开始逐步倡导。秸秆还田,不仅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,还可增肥增产作用。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,秸秆粉碎之后并不容易腐烂,长期下去会对农作物种植产生影响,同时还增加了患病虫害的风险。

  秸秆离田模式,有利于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、保障粮食稳产高产、促进农民增收,是一举多得的好事。阜城县牛得草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,目前采用多种合作模式,对于原本应有穗茎同收玉米收获机的农民,其收获的玉米秸秆可以直接卖给该家庭农场,增加收入;对于应用不能同时收获玉米和秸秆的收获机的农民,可以与该家庭农场合作,将原有的收获机卖掉,再以低价向其购买穗茎同收玉米收获机,差价可用收获的秸秆抵充,这样当年便可实现盈利。

  对于牛得草家庭农场而言,秸秆饲料除了自用外,多余的还能进行售卖。秸秆是牛羊的饲料,也是有机肥的来源之一,不仅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,还可防止过度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地板结。在秸秆回收再利用方面,阜城县牛得草家庭农场走在了市场的前列,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,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。

多举措推进秸秆综合利用

  加强组织领导 为了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工作,阜城县政府成立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,县政府副县长文勇担任组长,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付贵军担任副组长,成员为各相关单位、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,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,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辖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,统筹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工作,构建政府引导、部门联动、企业实施、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。同时,制定了《阜城县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》,确保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  制定工作思路及目标 阜城县农业农村局结合该县实际,制定了以秸秆饲料化、肥料化和秸秆收储运为重点的多元利用为发展目标。合理引导秸秆收储运、饲料化等离田综合利用方式,推动秸秆利用向高值化方向发展。通过政府引导、扶持,培育秸秆利用服务组织和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,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,充分发挥农民、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,形成产业链,实现多方共赢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推动当地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,形成可复制,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。

  加强宣传培训 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多种形式,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、政策措施以及露天焚烧的危害性,做到家喻户晓,打牢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群众基础;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,通过讲座、专栏等形式,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技术推广和操作人员培训力度,提高技术普及率,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,提高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能力。

  落实秸秆资源台账建设 按照规范要求组织力量进行数据采集工作,共调查统计6个村,120户农户和15家秸秆收储利用主体,搭建了县级秸秆资源数据平台,为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、规划布局、产业发展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
政企联手建立秸秆收储体系

  “2021年,我们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,如还田率高、离田率低、缺乏产业带动,缺乏像阜城县牛得草家庭农场类的规模企业等。”高胜宾说,下一步,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,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。结合农村土地合理流转,争取把土地多集中在种田能手、经营大户、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手中。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土地规模效益,又有利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。同时,紧密结合生态环境整治、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,因地制宜,加快调整、优化、提升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、养殖业,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,减轻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压力。

  大力发展培育新型农机合作组织,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和农作物种植特点,加大农机补贴资金和项目补贴资金的补贴力度,推动新型收割农机、秸秆综合利用设备的技术更新和设备升级。对新型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,发挥典型示范效应,推动农业技术的转型升级。引进和培育一批秸秆能源化、燃料化、饲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项目,充分发挥秸秆转化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,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开发新技术,添置新设备,实现秸秆资源的转化升值。

  积极培育秸秆收储市场,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网点,以示范带动效应推进秸秆收储站点的建设,逐步建立政府推动、企业和合作组织牵头、农户参与、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服务体系。

(王江钦)

 

  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2年01月11日05版)

【关于我们】【组织机构】【咨询投诉】【留言选登】【联系我们】
Copyright © 2021 中国安全食品培优孵化系统工程办公室 版权所有
电话:010-65202017 地址:中国•北京 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24245号
  技术支持:百佳网络